英国创业签和创新家签证,你被抽到面试了吗?
近期办理英国创业签(Start-up)和创新家签(Innovator)的申请人,有一大批都陆续被移民局通知,要求面试。
背书机构(Endorsing Bodies)的担保信,如今已不再是有信誉、能让你轻松获签的通行证了。面试的频发,已证实移民局不再信任背书机构的“担保”。
为什么呢?背书机构不是移民局自己认可的业界领先机构吗?为何现在被这些机构背书的申请人依旧会被签证官找麻烦?
这个其实和之前的T1企业家签证被取消的原因一致:不合适的申请人太多。
创业签和创新家两个签证,一开始施行的初衷,是鼓励更多海外行业领先者能来英国扎根创业。且移民局吸取了企业家签证期间的教训: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。签证官不熟悉各类商业计划的具体营业规律,就找英国业界内有声誉的孵化器们来担当裁判,去审核申请人的商业计划,而移民局只负责一些行政上的审核(资金证明、语言证明等)。
一开始配合的很好,20年获签率接近全过。但一切抵不住金钱的诱惑。虽是孵化器,这些机构都是商业盈利机构。一旦发现供不应求,就会有商机。当背书机构发现,这个担保信原来可以作为产品变卖的时候,就意味着这个签证离改革不远了。
2021年开始,大多数背书机构都明确向申请人要价,费用在15K-40K不等。但移民局明确规定,背书机构是不能擅自收费的。一开始机构们还会看看商业计划书,后面基本变成了直接的买卖,连商业计划都不看。到后来逐渐演变成:有钱就能办。管家Ted看到比较可笑的例子:中介找写手撰写商业计划书,然后分配写好的BP给买家,买家只要出钱就好。
这样的操作,注定激怒移民局。移民局在今年春天就已经受不了,群发所有担保机构警告:再这么下去,全都别干。
所以今年3月后陆续办理创新家和创业签的申请人,多半会抽到面试,因为移民局开始接管、自己来审核申请人是否是真来创业的?
这里管家Ted有必要点名下,这种类型的“合作”方式,如果控制数量的话,其实可以做到皆大欢喜。现在搞成这样,主要还是贪念太大。有几家背书机构做得太明显了,例如下图中
这家背书机构基本就在卖担保信了: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。目前该机构已经被列入黑名单,也就意味着通过这家背书机构办的签证,肯定会被面试。
准备办理这两类签证的小伙们,如果你看到了Ted的这篇文章,一定要谨慎不要找这类机构了。
最后附上基于近期案例整理的面试问题集,供需要的人参考。